巴中市委市政府切實履行主體責任,采取市級領導“四包四促”措施,扎實推進“六清”行動全面深入開展。截至目前,全市立案偵辦黑惡案件64件,查扣資產6億余元,查處“保護傘”案件88件,開啟決戰決勝新征程。省掃黑除惡領導小組予以充分肯定,并以簡報的形式將“四包四促”作法轉發全省各市、州學習借鑒。
包重點鄉鎮 促整體平衡
開展“抓縣促鄉”。建立領導掛包聯系制度,對專項斗爭質效較差的28個鄉鎮(街道),逐一明確市級領導掛包聯系,定期開展督導調研,掌握研究存在的亂點亂象及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推動全市專項斗爭均衡發展。目前,各掛包聯系領導調研指導工作25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30個。
抓實平安創建。成立市委書記、市長任雙主任的平安巴中建設委員會,扎實開展“六無”平安村(社區)、平安鄉鎮等基層創建活動。創新開展村黨組織評先定級活動,按照5A、4A、3A三個等次,細化7大項30小項評定指標,引導積極爭創先進基層黨組織。確立2個鄉鎮開展基層治理現代化試點,探索鄉村善治新路徑。
逗硬聯合督辦。建立市目標績效辦與市掃黑辦聯合督導制度。采取不定時、不打招呼、隨機抽查的方式,深入一線前沿、重點部門督查暗訪,將發現的問題納入市委書記月度重點工作點評會內容,并明確專班專人督辦落實。強化結果運用,對工作推進滯后、亂象治理不到位的5個鄉鎮、4個部門(單位)實行掃黑除惡和綜治聯合掛牌整治,限期落實整改。
包重要線索 促成效轉化
督促查包黑惡線索。掛包領導親自督辦涉黑涉惡重點線索,市線索核查中心牽頭,市紀委監委、市級政法部門聯合成立核查小組,實行專門方案、專門制度、專班檢查、專人報告,督促推動查實成案,成功打掉一批涉黑惡犯罪勢力。
督促解決基層問題。掛包領導直接過問涉及基層組織和干部問題線索,組織、民政部門聯合核查,對存在問題的基層組織和干部及時予以調整優化。目前,農村干部隊伍平均年齡降低3.6歲,大專以上學歷達18.9%。
督促加強行業監管。掛包領導親自協調涉及行業監管問題的線索,行業主管部門、相關責任單位研究解決措施,完善監督制度,實現打防結合、治本兼治。如針對舉報線索反映的房管、稅務監督問題,副市長、公安局長親自約談住建、房管、稅務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規范監管建議,現場發出公安提示函,倒逼落實整改措施。
包重大案件 促戰果提升
協調解決意見分歧問題。市委書記、市長帶頭包案9件重大涉黑涉惡案件,推動解決重大問題,確保破案攻堅戰果。各包案領導多次聽取案件辦理情況匯報,了解基層辦案動態,協調解決辦案困難,督促法檢加大提前介入力度,凝聚思想共識,解決案件認識、定性分歧。法院、檢察院按照“一案一專班”的要求組建專班,對6件涉黑惡案件會商20余次,提出補證意見120余條。
督查解決辦案進度問題。對未辦結的涉黑惡案件逐案明確牽頭領導、具體負責人、工作專班,嚴格制定偵查、審查起訴、審判時間表,實行分級督辦、定期督辦、專人督辦、“包案到底、跟案到底”,確保案件如期清結。截至目前,全市在偵涉黑惡案件3件,審查起訴案件1件,法院一二審在審案件4件,紀委2019年12月底前所立涉“保護傘”案件全部辦結。
深挖解決見黑不見傘問題。對久拖不決、辦案阻力大、群眾舉報投訴多和下級查否的“保護傘”問題線索實施臺賬管理,落實紀委監委領導包案督辦,抽調精干力量組成復核組開展“回頭看”,復查查否問題線索21件。紀委監委針對白某涉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發現的10余條涉“保護傘”線索開展循線深挖,查處“保護傘”2名。
包行業領域 促長效常治
加強統籌推動。市委、市政府將行業亂象整治作為專項斗爭“重頭戲”,納入各級黨委政府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及“八個一批”重要工作范疇。市委、市政府領導分別聯系指導分管行業領域的亂象治理,確保工作的統籌性、針對性、有效性。如針對房地產領域不動產登記遺留問題,梳理遺留問題項目178個,采取一個樓盤落實一名縣級領導、一個責任單位、一套化解方案、一名法律顧問、一個推進專班、一份滿意答卷的機制,建立相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開展遺留問題化解攻堅,共確權頒證4980余戶。
督促提升質效。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研究審定分管行業整治方案,督促協調相關部門分析研判行業領域存在的亂象突出問題、表現形式特點及重點部位環節,建立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治安安全隱患和行業亂象問題清單9個,實行清單式管理、限期銷號。對6個縣區政府、14個市級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集中約談,對36個突出亂點亂象實行掛牌整治,有力推動“行業清源”。
健全長效機制。以案件、線索為指引,綜合運用“三書一函”,協助行業部門堵塞監管漏洞、規范行業秩序。全市共發出“三書一函”32份,均已整改回復。市檢察院開展為期3個月的涉黑惡案件“每案必建議”專項活動,對已起訴的14件涉黑惡案件均發出檢察建議,同時認真梳理存在的普遍性、深層次問題,推動相關部門制定出臺《查處非法出租汽車客運若干規定》《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會商機制》《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日常監督檢查制度》《物業服務企業信用記分管理辦法》等制度機制30余個,逐步建立常態化治亂機制。(作者系巴中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