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集團基礎設施融資部 康峰
一、當前BT融資模式有利于地方政府突破融資困境
2010年國家對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進行大規模清理之后,2011年繼續要求收緊平臺貸款,融資方面首先要滿足保障房的建設資金需求,多數地方政府進入融資困境。2012年,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償債高峰期來臨,長期依賴于土地出讓和房地產開發收入的地方政府,在土地流拍、房地產不景氣的情況下,償債能力大大降低,短期資金狀況難以好轉。因此,對非經營性基礎設施建設采用BT融資模式的方式備受各地政府部門關注。眼下地方債面臨展期,從長期來看,政府有信心通過稅基擴實、稅收增長,提高地方政府的還債能力。無論國家是否為減稅深化分稅制改革,只要地方政府保持稅收以每年25%左右的速度增長,在對新增債務嚴格監管的政策下,屆時應該能夠很好地提高償債能力,妥善處理到期債務,保證BT項目的回購。
二、當前通脹壓力依然較大的情況下BT融資建設模式優勢明顯
我國貨幣超發形成流動性過剩的影響短期內難以消除,而且輸入型的壓力依然存在。國際國內市場原材料價格仍處于高位,從2011年底政府上調電價開始,水、油、氣價格上漲的沖動越發明顯,建筑材料市場價格預計將繼續上漲。而且隨著物價上漲、用工緊張和勞動保障機制的完善,勞動用工成本不斷上升。預計在未來的幾年,企業建安工程費價格會不斷上漲。所以將工程項目造價的上升幅度和貸款基本利率相比較,BT項目中融資成本和滯后建設的造價以及征地拆遷費上漲相抵充,在當前土地機會成本降低的情況下,BT融資模式在加快城市建設方面甚至在造價控制方面的優勢明顯。
三、發展BT融資模式符合當前宏觀經濟形式及政策要求
我國經濟增長目前處于關鍵時期。從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以來外匯占款連續三個月下降,中國人民銀行三個月內連續兩次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放寬國內銀行的可貸資金。2012年的貨幣政策要在保持穩健基調不改變的情況下,通過貨幣政策的預調與微調使貨幣與信貸增長向常態回歸。一方面嚴格控制資金流動性,另一方面保證信貸增長,積極向實體經濟投放,通過靈活的貨幣政策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是2012年貨幣政策的重心。BT融資模式使未來的財政性收入即期化,擴大內需,拉動地方經濟增長,通過吸引社會資本的加入,引導了民間資本的合理投向,提高了資本利用效率。在當前資本市場長期不樂觀的狀態下,BT融資模式對無論是信貸還是民間資本投資來說都值得關注和考慮。
四、大型施工企業逐步發展資本運營正加快BT融資模式的發展
BT融資模式目前多以BT工程總承包的方式實施,一方面非施工企業的投資人缺乏工程建設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普遍認為二次招標模式會增加回購價,延長建設期。在建筑領域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BT項目對資金投入的要求使得很多具備一定融資能力的施工企業發揮了資本優勢,使不具備融資能力的小型施工企業無法參加競爭,保障了建設項目的合理利潤,為施工企業開拓了新的發展道路。
不過,施工企業深受墊資之苦,在整體市場沒有嚴格區分墊資承包和BT融資模式的情況下,對BT項目的參與率很低。目前參與BT項目投資的施工企業不能滿足市場的競爭需求,整體市場BT項目的融資成本較高,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BT融資模式的發展速度。
雖然2012年保障房建設量仍然很大,但是保障房的利潤低,工料節省的空間和機會很小,加上隨著整體市場的不景氣,成本上升,大部分投資方開始嚴格控制甲供材,必然導致2012年施工企業的利潤水平進一步降低。建筑市場低價競標和大量墊資的現狀很難改變,使得很多施工企業不得不開始考慮資本運營,以擺脫實際上墊資、低價競標和遲遲不清的結算和決算以及建筑行業很低資金使用率等眾多不利因素的困擾。而且中鐵公司等開展資本運營的公司給具備條件的施工企業提供了很好的榜樣。
2012年開展資本運營必然是很多施工企業的轉型和突破重點。大型施工企業將通過銀行資本與產業資本的融合,借助于金融機構提供的貸款、擔保、結算、咨詢等服務,增強自身在投標中的競爭力,擺脫資金周轉的困境。那么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優勢施工企業經過轉型后,將有能力也有需求進行BT項目的投資建造,使BT項目的投融資市場得到顯著的發展。
五、新形勢下BT融資模式改革和發展的探索
1.堅持項目建設期投資人的項目法人地位
BT融資模式和墊資承包施工模式容易混淆,各地方政府在運用BT模式這個概念時,也容易被誤導。如果政府表面上是按BT模式進行建設,但卻沒有授予建設方項目法人的法律地位,那么就從根本上脫離了BT項目的法律屬性,轉化為一種變相的墊資工程總承包,使BT模式成為非法墊資的合法外衣,就會導致BT畸形發展,不能被市場所長期接受。
BT模式作為一總項目融資模式,項目的建設業主應為投資人為實施本項目而設立的項目公司。但是,一方面很多時候政府出于各種原因,不愿意讓投資人成為項目實際法人,另一方面BT投資人因為稅收等方面的原因,也不愿意設立項目公司。在金融機構的貸款審查程序中,由于該項目的項目法人或者說名義上的項目法人并非項目公司,從而項目貸款陷入困境。明確投資人設立的項目公司為建設業主,有利于發揮項目公司的融資自主性以及實施多元化的創新融資方式。
2.發展資產證券化融資模式進行BT項目的投資和回購
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要顯著提高金融市場直接融資比重。在目前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發展極不平衡的情況下,債券市場將在未來幾年有很大的發展,而資產證券化作為國際資本市場中以提高資產流動性和融資為目的的高檔金融工具,預期也會有良好的發展。資產證券化在我國從1992年企業進行探索開始,到2000年金融業進行嘗試,再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經過了長期的有益探索。2011年底國務院批準了信貸資產證券化繼續擴大試點,2012年將是我國資產證券化融資模式發展重要的一年。
從以往的各種嘗試看,一方面投資人可以講法律權屬清晰、優質且同質的BT回購款債券打包進一個資產池,通過以BT項目回購資產支持受益憑證出售給合格投資者,同時以合同債權每年產生的現金流向投資者還本付息。從而盤活BT項目資產籌集項目資金。另一方面,政府可以以BT工程未來的收款經營收益作為回報,將收益分割成一定的份額向社會公開發行出售資產支持證券,吸引公眾資金用于BT項目回購。
3.二次施工招標模式的特殊價值
目前越來越多的BT項目采用了BT工程總承包的模式。招標人通過招投標程序直接選擇工程總承包商進行BT項目的投資建設。在招投標時,有僅針對融資利率進行競爭的情況,有針對工程建設費用定額價下浮比率的競爭情況,也有工程建設費用和融資費用打包進行競爭情況。但是問題在于,如果投資人的收益主要來源于工程建設,那么投資人就不可避免地會在分包過程中出現盲目逐利的行為;刭彿脚c投資方是按照定額法結算的,而投資人和建筑分包商是根據自主報價結算的,沒有招投標的監督,分包商的選擇存在很大的風險。
二次施工招標是指BT項目的投資人不是工程總承包商的情況下,投資選擇工程建設承包商的過程。BT模式中投資方的收益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第一是工程建設環節,第二是回購款支付環節。工程建設的費用如果依據計價定額和造價管理部門出具的市場信息指導價進行計算,一般情況下,工程建設環境的收益會大大高于回購款支付環節。按照完全BT二次施工招標的模式,投資人競爭融資利率和建設管理費用,二次施工招標時,工程建設任務的發包完全按公開招標投標的程序進行,這樣就保證和平衡了工程建設環境和回購支付環節的收益,也平衡了各類投資人的盈利空間。投資人在發包和建設管理過程中沒有其他收益,能夠保證投資人從項目管理的角度做好投資建設的工作。
在目前投資人仍以施工企業為主的情況下,項目發起勢必要加強對二次分包的監管,確保分包商在投資人付款條件苛刻的情況下,有完成工程建設任務的能力。
4、建立有效的擔保機制
BT融資模式項目投資人承擔了項目建設期間的風險,包括融資、投資、質量、進度控制風險以及其他風險,項目發起承擔項目建成移交之后的營運及其他風險。很多潛在投資人認為政府能否按合約進行回購款的支付是首先考慮風險。而在通常的墊資施工承包中,施工方根據合同約定承擔施工及其相對應的風險,主要墊資得不到償付的風險。要從墊資承包的思維轉化到合理的BT項目管理和風險分擔模式中,BT項目發起人需要制定良好的回購擔保機制。一般的擔保方式主要有列入財政預算、出具銀行保函、企業擔保、土地質押等。
就政府主管部門而言,對還款來源主要依靠財政性資金的公益性項目,除法律和國務院另有規定外,不能再通過融資平臺公司融資。政府使用已運行經營的項目收益權和政府所有的財產作為擔保標的物時,最新的正常要求地方政府不得在預算安排之外與其他單位或企業簽訂回購協議。
在BT項目實際操作過程中,一方面,回購資金是否能夠被人大通過并列入年地方財政預算,對投資人判斷投資風險具有較大影響。另一方面,可以考慮引入專業擔保公司,為BT項目回購做擔保。財政部2010年發布的《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地方財政部門積極做好融資性擔保業務相關管理工作的意見》兩個文件,要求地方各級財政部門發現完善融資性擔保行業監管制度體系,也是對于第三方擔保公司進行BT項目回購擔保的政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