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金融市場取得了長足進步,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了必要的融資支持。但是相對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以及企業做大做強的需要,金融體系還有長足的發展空間。因此,要繼續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水平,在防范和控制金融風險的同時更大地發揮市場配置金融資源的作用,積極探索中國金融市場發展、改革和創新的新路子。
在日前由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在貴陽主辦的“金融市場與公司戰略管理:公司治理、并購重組與融資結構優化”專題研討會上,來自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上?偛,內外資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律師事務所等20多家機構和企業代表參會,與會人士就金融市場發展對企業融資結構優化、公司治理與并購重組,以及如何推動債券市場產品創新,更好地服務企業直接融資等問題進行了充分交流和深入探討。
服務實體經濟
需要債市創新
中國銀行(601988,股吧)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副秘書長楊農在講話中表示,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為堅實基礎,提高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水平,必須通過金融創新來實現。與會人士也普遍認為,我國債券市場需要大力推動創新,不論從實體經濟需要還是債券市場發展來看,有必要發展并購債券。
國開行資金局債券承銷處副處長吳之雄提出,并購債券的推出已經刻不容緩。他說,當前,中國企業“走出去”并購的規模越來越大,而國內并購卻沒有形成大規模趨勢,特別是并購活動大多涉及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參與的比較少。
究其原因,吳之雄認為,主要是我國企業并購活動缺乏并購融資的支持。此外,內外有別的監管政策也是一項主要原因。
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企業海外并購交易數量達1194筆,交易金額合計達917.4億美元。在并購重組規模擴大的同時,企業并購所要付出的代價卻十分高昂。據統計,2011年9.25%的并購交易溢價超過50%,而2010年僅為4.36%,我國企業為并購重組所支付的成本日趨上漲。招商銀行(600036,股吧)投行部副總經理鄭新盈認為,可以考慮擴大中期票據以及適度放寬私募債券的用途,允許用到企業的并購行為上。
英利能源資金部資金總監王君提出,企業融資結構和方式的優化關系到微觀企業、中觀金融機構和宏觀國民經濟。為了防止財務風險,保證實體經濟主體獲取充分的發展資金,實現微觀經濟到宏觀經濟的良性循環,企業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應該是交替進行,債權融資以直接融資為主,避免過度依賴銀行貸款融資!耙虼,我們希望國家大力推進債務資本市場的發展,鼓勵金融工具的創新,以此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蓖蹙f。
東海證券債券發行部副總陳繼光也表示,目前國內債券融資工具創新的推進速度太慢!拔覀儾蝗眲撔碌膭恿彤a品開發的能力,可以通過增多各種形式的債券,擴大債券市場規模,完善風險管理,促進企業融資結構優化”。
債權融資有助于
提升公司治理
隨著債券市場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債券市場融資,企業融資結構發生積極的變化,公司治理也日益健全。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累計發行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超短期融資券、中小企業集合票據、非公開定向發行工具等各類債券融資工具超過6.2萬億元,市場存量已經達到3.2萬億元,發行企業突破了1200家。
交易商協會注冊辦副主任王蔚表示,總結近幾年的注冊發行工作經驗,通過債務融資,發行企業特別是非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得以顯著改進。對于中央企業來說,很多已經改變了粗放經營的管理模式,克服了由于下屬企業眾多造成的信息缺失,主要是財務信息、生產經營方面信息的缺失,增強了本部對下屬公司的控制力。對于中小企業,特別是對民營企業來說,明顯地規范了一人獨大的治理狀況,克服了公司治理結構不完整,財務制度不規范等問題。
吳之雄表示,債券融資對公司治理的推動作用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對內主要是通過決策的合法性、合規性、有效性來促進公司治理的發展;對外體現在市場對企業的“硬約束”強化了企業決策的有效性。他表示,通過市場債券融資的方式,包括發行利率和二級市場利率的變動,使企業能夠更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財務決策水平,提前發現整個宏觀經濟的走勢。同時債券市場廣泛而公開的外部監管和監督,使得債券違約的成本會更高,對企業的約束更強。
中銀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羅元清認為,債權融資對公司治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債權融資是一個擔保機構,能夠促使經營者努力工作,對決策投資更加負責,從而減少融資的代理成本。二是負債增多能夠有效約束經理人行為,引導其進行理性投資。三是當企業違反債務契約或者資不抵債時,債權人可以利用破產機制全面約束企業經營行為,自然就對企業股東和經營者的根本利益產生強烈沖擊,所以債權人對經營者的控制應該是更殘酷、更有效。四是銀行的監督和嚴格的債務條款可以減少股東的監督工作,并且更加有效。
給企業更多
發債空間和機會
近幾年的實踐證明,債券市場的發展對企業融資結構優化已經起到了明顯的作用。英利能源、富通集團、江蘇交通等多家企業代表均表示,參與債券市場發債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獲得了投資者的認可。
江蘇交通副總會計師杜文毅介紹說,截至2012年3月末,該公司累計發行債券613億元,目前公司債券存量為204億元,發債融資占公司負債總額的22%,為公司節省融資成本約18億元,改變了以往主要依靠銀行貸款的被動局面。
英利能源資金部資金總監王君呼吁大力推進債務資本市場的發展。她表示,發行債券有發行規模大、成本低、可選性強等諸多方面的優勢。優化融資結構是企業健康發展的需要。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存在著強股市、弱債市,強國債、弱企業債的結構特征,正是由于這種資本市場的內部結構失衡,使資本市場的發展不能很好起到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也難以滿足企業長期資金融通的需要。希望債券市場的制度能進一步完善,同時擴大發行規模,努力使符合要求的主體擁有發債的機會。
眾所周知,目前企業發債融資還面臨債券余額不得超過公司凈資產40%的限制,富通集團、河北鋼鐵(000709,股吧)、江蘇交通等企業代表紛紛呼吁,希望放開凈資產40%的發債上限。富通集團常務總裁王春仙表示,雖然公司的直接融資規模有所擴大,但仍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銀行貸款仍占公司負債總額的八成以上。
杜文毅表示,江蘇交通在近幾年的發展中一直是頂著40%的上限來發債,債券融資渠道應用得非常充分。企業非常期待不受凈資產規模限制的創新型債務融資工具,以便能夠更加充分地利用債務資本市場,結合自身實際發展需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實現直接融資目標。
楊農在總結發言中表示,中國企業的融資結構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公司治理也日益健全,但是相對于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結構調整的要求,相對于企業多元化經營、國際化并購重組和做大做強的需要,當前的金融體系的發展和金融工具還不能夠完全滿足市場主體的要求,提高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水平,必須通過金融創新來實現。他說,未來協會將在防范和控制金融風險的同時更大地發揮市場配置金融資源的作用,積極探索中國金融市場發展、改革和創新的新路子。(來源:《金融時報》)